扫一扫
发布时间:2025-08-29 21:55:54 | 浏览:
OKX 哈希游戏怎么玩?本教程详细讲解哈希游戏原理、加密货币投注流程,使用 BTC、USDT 体验公平透明的链上游戏,无需信任第三方,智能合约自动结算!
相较于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的归属,单项国家队的赞助战在非奥运年并没有那么显眼。但事实上,冠以“中国”二字的国家队赞助资源,争夺仍潜藏着暗流,竞争远比想象中激烈。
其一,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告,迪桑特中国获得中国国家铁人三项队及中国铁人三项运动协会(鞋服品类)赞助权益。迪桑特在滑雪领域拥有深厚布局,自2016年底起由安踏在中国大陆独家运营,是中国高山滑雪队和单板滑雪U型场地队的赞助商。
其二,自媒体爆料称,安踏旗下的另一户外品牌可隆极有可能取代凯乐石,成为中国攀岩国家队的新合作伙伴。若消息属实,这将是可隆首次在中国涉足国家队资源。值得一提的是,可隆进入中国市场后签下的第一位运动员代言人,还是前女子中长跑队员金源。
体坛经济观察查询发现,今年2月至8月,包括迪桑特在内,“安踏系”已完成或续约6个单项国家队的赞助合作。倘若可隆顺利牵手攀岩国家队,这将是安踏系品牌在2025年的第7个单项运动国家队赞助项目。
年初,李宁接替安踏成为中国奥委会新周期合作伙伴,这一更替被视作行业格局的重要变化。以更高筹码从老对手手中夺走官方赞助商身份,李宁在一定程度上对安踏形成了直接冲击。
过去几年,体育明星影响力节节攀升。王楚钦、孙颖莎、樊振东接代言接到手软,也彰显了体育明星的破圈实力,影响力甚至堪比娱乐圈流量明星。可以预见,受此带动,李宁为中国代表团打造的领奖服系列极有可能风靡一时。也可以看到,安踏此前将“奥运”“国家队”等稀缺标签与品牌深度绑定,这一效应至今仍在发挥。
还记得2014年吗?那会儿中国体操队的赞助权突然易主。几乎所有人都知道,李宁本人是“体操王子”,体操对李宁来说不仅是营销资源,更是品牌灵魂。但在那一年,安踏高调签约中国国家体操队,并一路合作至今,逐渐把这支王牌之师纳入自己的赞助版图。
也正因如此,安踏没有理由放弃十几年来真金白银砸出来的成果,更不会轻易将话语权拱手相让。其实两家的角力早已打响,客观原因在于,目前只有这两大品牌几乎瓜分了中国单项运动国家队中最受关注、最有夺金把握的项目。而巩固现有的国家队合作伙伴关系,是这场暗战的第一步。
发令枪是李宁打响的。去年巴黎奥运会刚刚结束后不久,8月20日,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告显示,李宁续约中国国家跳水队官方合作伙伴(运动装备类)。随后在12月16日,安踏也完成了中国跆拳道协会合作伙伴(运动装备类)的续约。
进入今年,2月12日,安踏续约中国国家体操队、蹦床队、艺术体操队;6月,安踏与中国国家游泳队签订合约正式成为战略合作伙伴。
不过,相比于常规的续约,安踏在“国家队”资源上的新动作更具进攻性。从时间线看,上半年,安踏主品牌接连新签下三人篮球、射箭、自行车三支国家队,全部发生在李宁确认成为中国奥委会服装合作伙伴之后。
3月20日,安踏官宣成为中国国家射箭队合作伙伴(服装类),而上一任合作伙伴正是安踏旗下的FILA。事实上,FILA自2020年以来,一直在专业垂直运动探索上持续发力:签下中国马术第一人华天,2021年签下高尔夫运动员何沐妮为FILA GOLF的形象大使,今年又签下中国高尔夫一姐殷若宁成为品牌代言人;去年8月,FILA 获得中国国家高尔夫球队支持伙伴(球鞋类)权益。可以看出,安踏早已在内部进行资源重分配,FILA负责切入高端及垂直赛道,而安踏主品牌则不断扩大在奥运核心项目上的掌控力。
到了4月,安踏又从安德玛手中接过中国三人篮球国家队新一周期的赞助权益,成为唯一指定装备供应商。紧接着在5月15日,安踏再次斩获中国国家自行车队战略合作伙伴(服装装备类)及中国华兴Mentech洲际自行车队冠名权益。而这一项目的上一任国家队战略合作合作,则是李宁系的 bossini.X ——这是李宁家族控股公司非凡领域收购堡狮龙后转型打造的骑行品牌。
不过,李宁在拿下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之后,也并未停下脚步。6月,李宁从Kappa手中接过中国击剑队合作伙伴身份。在此前的东京和巴黎两届奥运会中,Kappa都是中国击剑队的官方赞助商。
从整体来看,在丢掉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身份后,安踏主品牌还是将精力放到了细分项目上全力扩张。正在通过续约+签新约的双线策略,把更多国家队和垂直运动资源收入囊中。
如前文所说,安踏的版图并不仅仅是主品牌,集团旗下的多品牌矩阵同样在不同细分市场展开攻势。
迪桑特刚刚成为中国国家铁人三项队官方赞助商,取代了此前的361°。迪桑特与瑞士、英国等铁三国家队都建立过合作,今年5月,迪桑特签下中国职业铁人三项选手苗浩作为铁三大使。苗浩是亚洲“破八”第一人,在2024年德国汉堡IRONMAN欧锦赛中,他跑出7小时58分04秒的成绩,创造亚洲历史。
在这之前,迪桑特与中国国家队的合作更多集中在滑雪项目上,先后为中国单板滑雪U型场地队和中国高山滑雪队提供专业装备。此番携手中国铁三国家队,可以看作是品牌路线上的一次转向,也算是一个新风向。
另一边,被传可能接替凯乐石的可隆,也在加快脚步。这个来自韩国的户外品牌,最初以登山服饰和露营为主,在中国市场更多是靠跨界联名打开声量。专业户外运动形象在中国市场里虽然有,但不算突出。
这两年,或是受市场扩张驱动,或是因为户外运动的热度上升,可隆在专业户外领域的动作显然更多了:签约首位越野跑运动员金源,冠名赞助跑山赛,推出专业越野跑鞋产品线。
两个品牌还有一个共同点,它们在中国的运营和销售,都是安踏通过成立合资公司控股拿下的。和FILA一样,安踏通过并购获得的仅是大中华区的运营权,品牌影响力仍主要局限在中国市场。
根据安踏发布的2025年半年财报,一直以来作为重要增长引擎的FILA品牌上半年收入达141.8亿元,同比增长8.6%。虽然和主品牌一起合计贡献了集团约80%的收入,但增速均已降至个位数。反观包括迪桑特、可隆在内的其他品牌,收入74.1亿元,同比增长高达61.1%。
可隆、迪桑特等品牌业绩实现增长甚至大幅度增长应该是意料之中。从安踏体育自2021年公布的数据即可看出这一趋势:2021年其他品牌营收34.94亿元,同比增长51.1%,经营溢利6.44亿元,同比增长230.3%;2022年营收44.05亿元,同比增长26.1%,经营溢利9.07亿元,同比增长40.8%;2023年营收69.47亿元,同比增长57.7%,经营溢利18.86亿元,同比增长107.9%;2024年营收则同比大增53.7%至106.78亿元,经营溢利达到30.50亿元。
除2022年外,其余三年增速均保持在50%以上。尤其是可隆,由于在中国市场起步晚、基数较低,去年营收同比增长超过60%,成为集团增速最快的品牌,这样的表现也让人联想到当年的FILA。
绑定国家队,说到底就是在拿强稀缺资源做背书。对品牌来说,这是最省力却也最有效的一张牌。跟国家队合作,不仅能赛事和线上线下的内容,不断往外释放声量,还能够参与到四年一次的奥运营销中。回头看看2015年起签约中国国家攀岩队的凯乐石就明白了,一条攀岩裤能在圈子里火到几乎人手一条。
且不谈这次单项国家队资源最终能给迪桑特、可隆带来多大的回报,但道理很清楚:真正的关键不是资源本身,而是怎么把它融进一整套营销体系,持续挖掘IP的价值,并顺手把品牌故事讲圆。安踏在新奥运周期的动作就是这么个逻辑。当然,这些也不全都是冲着李宁来的,背后其实是对整个市场格局变化的回应。
所以,从表面看,这些签约只是品牌之间的轮换交替,但当单项国家队成为新的稀缺入口后,局部暗战也开始滋生。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